开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新闻动态

打破60年传统,李在明清洗保守派,韩军一把手换人,硬仗全面打响_国防部_尹锡_改革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  

据环球网、韩联社等韩媒6月23日报道,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名共同民主党议员安圭伯为国防部长官候选人。若国会通过,他将成为1961年以来韩国首位文职防长,这一任命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关注。自1961年起,韩国39任国防部长全部由军人担任,其中33人来自陆军,多数拥有中将或上将军衔。这种长达64年的传统导致军政界限模糊,文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。

最典型的例子是“12·3紧急戒严事件”中,时任陆军中将防长金龙显被指为“内乱主谋”,暴露了军方权力失控的隐患。李在明提名文职防长,显然是要兑现竞选时“加强文职统制、重塑军队形象”的承诺,从制度层面打破军方对国防决策的垄断。安圭伯的履历颇具争议。62岁的他毕业于成均馆大学,1987年以和平民主党党务人员身份踏入政坛,2008年起连续5届当选国会议员。

尹锡悦(资料图)

他仅以一等兵军衔服完义务兵役,却在国会国防委员会任职14年,还曾任该委员会委员长。韩媒称他是“国防通”,主导过改善军官待遇、推动防卫产业发展等立法,在军方内部也有一定认可度。作为李在明的核心亲信,他曾在总统选战中担任选举对策委员会总管特别助理团长,是新政府推动军政改革的关键人物。

展开剩余71%

李在明此举有深层政治考量。尹锡悦执政时期发动的戒严事件中,韩军虽未完全执行命令,但李在明对军方仍存戒心。更重要的是,韩国军方长期垄断防长职位,实质染指国家安全决策权,这让主张改革的李在明无法容忍。如今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占据多数,他借机打破传统,就是要限制军方影响力,避免“军队干政”的历史重演。

李在明(资料图)

这一提名在韩国政坛掀起波澜。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强烈反对,发言人扈准锡直言“球赛解说员当不了球员”,认为半岛局势紧张之际,防长应由具备最高军事专业素养的人担任,政客掌权存在重大隐患。但《朝鲜日报》等媒体指出,安圭伯长期参与国防事务,具备协调军政关系的能力,有望在推动改革的同时维持军队稳定。这种争议背后,是韩国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权力博弈。

李在明的“清洗”行动不止于军方。上任后,他成立的特检组多次传唤尹锡悦,调查其涉嫌内乱、叛国等罪名,并禁止其出境。尹锡悦曾在“12·3事件”中试图调动707特战部队,如今沦为调查对象,其妻子金建希也因涉腐被查。韩媒分析,李在明此举既是清算政治对手,也是为了凝聚民意——尹锡悦执政三年支持率跌破50%,其“亲美一边倒”政策让韩国陷入外交困境,清算他能顺应舆论期待。

李在明(资料图)

外交层面,李在明与尹锡悦形成鲜明对比。他拒绝出席北约峰会,却派遣国会代表团访华,推进与华为、商汤科技等中企的AI合作。数据显示,中国占韩国出口22.8%,中韩贸易额达3600亿美元,半导体、汽车等行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超40%。李在明显然想通过修复中韩关系,为陷入“绝望”的韩国经济寻找出路。韩国央行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.1%,全年增速预期从1.5%下调至0.8%,急需外部市场拉动。

新内阁的其他任命也体现改革意图。外交部长提名赵显,此人以温和务实著称,在朝韩问题上立场灵活,暗示李在明可能用怀柔政策缓和半岛局势。这种人事布局与尹锡悦时期“亲美反华”的激进路线形成反差,反映出新政府试图在中美间寻求“动态平衡”的外交策略。

李在明(资料图)

如今的韩国政坛,保守派阵营压力巨大。共同民主党“朝大野小”的优势地位,让李在明有能力推进系统性改革。除了军政、外交领域,他还计划彻查“世越号事件”和“梨泰院踩踏惨案”,进一步打击保守势力。有分析指出,若能顺利清洗政府中的亲美保守派,韩国外交政策可能实质性“向东转”,尤其是在半导体、新能源等领域加强与中国合作。

这场变革注定充满挑战。美国可能因韩国“偏离”印太战略施压,国内保守派也会持续掣肘。但对李在明而言,上任首月支持率接近60%的民意基础,为他推进改革提供了窗口期。打破60年的军政传统只是开始,能否在中美博弈中为韩国争取更大战略空间,能否带领国家走出经济困境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韩国这艘“东北亚之舟”,正驶向充满不确定性的新航程。

发布于:江苏省

Powered by 开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